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旬阳市第二幼儿园 周玉琴
10岁那年,母亲因病去世,家庭突遭变故。由于父亲重男轻女思想严重,母亲去世后,我们三姐妹相继辍学。1983年,随着农村扫盲政策的到来,家有失学儿童会被罚款,迫于无奈,父亲只好允许我重返校园,此后从小学到初中,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。
初中毕业后,我想报考第二师范首届幼师班,但是建校赞助费对我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,父亲也用冷冰冰的话砸向我,我顿时有些泄气,但是哥哥和老师们都坚定地支持我去参加考试,老师们还告知我如果录取了他们帮忙凑学费。
1989年6月,我以超出中师分数线100多分的成绩被安康第二师范学校录取。通知书送到学校后,老师比我还高兴,不仅帮我贷款,还为我准备了小木箱、脸盆、暖水壶等生活用品。带着老师的帮助,我踏上了师范求学之路,立志长大后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爱护学生的好老师。
1992年,我毕业后在旬阳吕河中心小学任教7年,将一届学生从学前班送至六年级毕业。带这届学生到三年级时,从山的那边两个比较远的村庄合并过来一些学生,当时的学校没有集体食堂,没有开水供应,学生们都是带上午饭或者干粮在学校待一天。每天中午,我都将这些带饭的孩子叫到办公室,用煤气灶和蜂窝煤炉子帮他们重新加热饭菜,为他们提供热开水。我的学生可以随便出入我的办公室,午间我也会和他们在一起吃饭,一起跳沙包、踢毽子、抓石子、打乒乓,师生关系更加亲密融洽。
后来一连好几天,我陆续接到班上学生的报告:有的橡皮丢了、有的钢笔丢了、有的新本子没写名字丢了、有的文具盒丢了,告状的学生都指向了一个姓周的小男孩。通过其他渠道,我了解小男孩的家庭情况,他的爸爸不幸去世,妈妈走了,由没有经济来源的爷爷奶奶照顾。我悄悄将这孩子带到办公室,送给他一套学习用品,并承诺从今以后每学期我都会提供所有学习用品给他,并劝他将以前“借用”的用品趁同学们不在座位时悄悄还回去。从此,我班再无此类事情发生。学生六年级毕业会考时,我班学生的作文《我的老师》得了吕河考区全场最高分。
调入旬阳二幼后,对孩子们的喜爱有增无减,我也常常被围拢过来的孩子拥抱淹没。只要了解到哪个孩子家庭有困难,我也会尽微薄之力来帮助他们。
锦上添花记有情,雪中送炭常感恩。几十年来,我从没忘记在我人生最困难时给予我资助和支持的老师,从教几十年来,我也一直提醒自己做一个有情有义有心有爱的“孩子王”,我想,这就是为人师表的真谛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南方空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